39健康百科

健康百科问答预约挂号健康百科博客

文章
问医生

大豆油

摘要

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基本介绍

压榨大豆油:大豆经直接压榨制取的油。

浸出大豆油:大豆经浸出工艺制取的油。

转基因大豆油:用转基因大豆制取的油。

大豆原油:未经任何处理的不能直接供人类食用的大豆油。

成品大豆油:经处理符合国家标准成品油质量指标和卫生要求的直接供人类食用的大豆油。

大豆油的色泽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大豆油含有较多的亚麻油酸,较易化变质并产生“豆臭味”。从食用品质看,大豆油不如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

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

国家标准GB 1535—2003《大豆油》将大豆油按质量分为四级。消费者选购大豆油时,可以从标签上了解大豆油的种类(压榨或浸出)、质量等级等。用转基因大豆制取的油,在其标签上标有“转基因大豆油”字样。

2004年我国开始执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销售的各类大豆油均应有QS标志。

食疗作用

豆油味甘辛,性热,微毒;

具有驱虫、润肠的作用;

可治肠道梗阻、大便秘结不通,还有涂解多种疮疥毒瘀等。

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

大豆油的理化常数: 相对密度(d20℃4℃) 0.9150-0.9375 折光指数(n20℃D) 1.4735-1.4775 粘度(E020℃) 8.5左右凝固点(℃) -18~-15 碘值(g碘/100g油) 120-137 皂化值(mgKOH/g油) 188-195 总脂肪酸含量(%) 94.96 脂肪酸平均分子量 290左右

豆油的成分组成

大豆油的脂肪酸组成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棕榈酸 6-8 油酸 25-36 硬脂酸 3-5 亚油酸 52-65 花生酸 0.4-0.1 亚麻酸 2.0-3.0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心脑血管病变。 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豆腥味由于含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油酸的生成,则可基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 精练过的大豆油在长期储藏时,其颜色会由浅变深,这种现象叫做”颜色复原”。大豆油的颜色复原现象比其它油脂都显著,而油脂自动氧化所引起的复杂变化可能是其基本原因。采取降低原料水分含量的方法可以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此法正广为采用,基本上解决了大豆油色泽。

保存方式

豆油除含有脂肪外,在加工过程中还带进一些非油物质,在未精炼的毛油中含有1%-3%的磷脂,0.7%-0.8%的甾醇类物质以及少量蛋白质和麦胚酚等物质,易引起酸败,所以豆油如未 经水化除去杂质,是不宜长期贮藏的。另外,精制豆油在长期储存中,油色会由浅逐渐变深,原因可能与油脂的自动氧化有关,因此,豆油颜色变深时,便不宜再作长期储存。

我来评论

已有0人参与 点击查看
注册
欢迎你,jessfgs [个人中心] [咨询医生] 退出

    网站简介 | 媒体报道 | 网络营销 | 产品中心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健康导航 | 问题反馈
    Copyright © 2000-2024 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