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百科

健康百科问答预约挂号健康百科博客

文章
问医生

五脏

摘要

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具有化生、贮藏功能,生理特点是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中医五脏不局限于解剖概念。

五脏的概念

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具有化生、贮藏功能,生理特点是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中医五脏不局限于解剖概念。

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主疏泄

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气机,使之畅达的功能。气机,即气的运动。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依赖于气的运动。而肝的疏泄功能,对于气机的调畅,起着重要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就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就可产生种种病变。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均有赖于气的推动作用和气机的调畅。而脏腑之气的生理活动,亦要依靠肝气的疏通,方能畅达而有序。

(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肝的疏泄功能一方面能调畅脾胃气机,使脾胃之气维持其升清与降浊的特点,从而保证正常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肝能分泌与排泄胆汁,胆汁是肝之余气积聚而成,有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

(3)调畅情志活动:情志活动属于心所主管,但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而肝能疏通气机,所以肝具有调畅情志活动的功能。

(4)通调排精与排卵:女性月经的来潮和周期、经量等正常与否,以及男子的排精等,均与肝的疏泄功能关系密切。

2.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和防止出血的生理功能。其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肝主疏泄,其用属阳,又主藏血,其体属阴,故有“肝体阴而用阳”之说。

3.肝的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而言。

(2)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

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主疏泄

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气机,使之畅达的功能。气机,即气的运动。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依赖于气的运动。而肝的疏泄功能,对于气机的调畅,起着重要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就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就可产生种种病变。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代谢,均有赖于气的推动作用和气机的调畅。而脏腑之气的生理活动,亦要依靠肝气的疏通,方能畅达而有序。

(2)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肝的疏泄功能一方面能调畅脾胃气机,使脾胃之气维持其升清与降浊的特点,从而保证正常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肝能分泌与排泄胆汁,胆汁是肝之余气积聚而成,有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

(3)调畅情志活动:情志活动属于心所主管,但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而肝能疏通气机,所以肝具有调畅情志活动的功能。

(4)通调排精与排卵:女性月经的来潮和周期、经量等正常与否,以及男子的排精等,均与肝的疏泄功能关系密切。

2.主藏血

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和防止出血的生理功能。其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肝主疏泄,其用属阳,又主藏血,其体属阴,故有“肝体阴而用阳”之说。

3.肝的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而言。

(2)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

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肺为华盖、娇脏:肺为华盖,是说肺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

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2)主宣发与肃降: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将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二是将肺吸人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将脏腑代谢后所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和膀胱,是为尿液生成之源。

(三)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主运化

运,即转输。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有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其中的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转输至心肺,布达于全身的功能。

由于脾所吸收的成分中包括精微和水液两部分,所以亦常将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运化精微,是指在消化饮食物的基础上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输至心肺而达全身。由于这些营养物质是化生气血的主要原料,所以又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运化水液,是指在消化饮食物的基础上,吸收其中的部分水液,化为津液,并将其转输至心肺。但运化精微与运化水液两个方面的功能,是密切联系而难以截然分开的。

2.主统血

统,即统摄、控制之意。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之中流行,防止其逸出于脉外的功能。

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3.脾的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清,指水谷精微。所谓“升清”,即是指脾对于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所谓升举内脏,是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

(2)喜燥恶湿:脾气升运的条件,即在于脾体干燥而不为痰饮水湿所困。故说“脾燥则升”。

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肺为华盖、娇脏:肺为华盖,是说肺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

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2)主宣发与肃降:肺主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布散的作用:一是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外达于皮毛;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肺主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并将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二是将肺吸人的清气和由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三是将脏腑代谢后所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和膀胱,是为尿液生成之源。

(三)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主运化

运,即转输。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是指脾有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其中的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精),并转输至心肺,布达于全身的功能。

由于脾所吸收的成分中包括精微和水液两部分,所以亦常将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运化精微,是指在消化饮食物的基础上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输至心肺而达全身。由于这些营养物质是化生气血的主要原料,所以又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运化水液,是指在消化饮食物的基础上,吸收其中的部分水液,化为津液,并将其转输至心肺。但运化精微与运化水液两个方面的功能,是密切联系而难以截然分开的。

2.主统血

统,即统摄、控制之意。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之中流行,防止其逸出于脉外的功能。

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3.脾的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清,指水谷精微。所谓“升清”,即是指脾对于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所谓升举内脏,是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

(2)喜燥恶湿:脾气升运的条件,即在于脾体干燥而不为痰饮水湿所困。故说“脾燥则升”。

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1)藏精: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精,又称精气。就其来源有先天、后天之分,故有“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因此,肾精的构成,是以先天之精为基础,又赖后天之精的充养而生成。先后天之精相互资助,相互为用。当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机能成熟时,则肾精又可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

(2)主生长发育和生殖:指肾精及其所化精气的生理作用。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最基本物质。

人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从头发、牙齿、骨骼以及生殖功能等方面表现出来。

人的生殖器官之发育、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都与肾中精气密切相关。当人体生长发育至青年时期,肾中精气逐渐充盛,生殖器官发育渐趋成熟,此时产生一种“天癸”物质。“天癸”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性机能的作用。

(3)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脏腑气化,是指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推动和调控着脏腑形体器官的功能,进而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与能量相互转化的功能活动。肾气由肾精所化,肾精、肾气及其所分化的肾阴、肾阳在推动和调控脏腑气化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肾阴具有凉润、宁静、抑制、凝结等作用。肾阳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宣散等作用。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2.主水: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

(2)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3.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4.肾的生理特性:主蛰守,指肾具有潜藏、封藏、闭藏的生理特性,亦是其藏精功能的概括。其纳气、主生殖、主二便等功能均是封藏之本的体现。

五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

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而肺主气,心主行血而肺主呼吸。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关系。心肺相互协调,则保证气血正常运行,维持机体各脏腑组织的新陈代谢。

宗气具有贯心脉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加强了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平衡。因此,积于胸中的宗气是连接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的中心环节。

(二)心与脾

心主血而脾生血,心主行血而脾主统血。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心主一身之血,心血供脾以维持其运化功能。水谷精微经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贯注于心脉化赤而为血,故脾主运化,又为气血生化之源。

(三)心与肝

心主行血而肝藏血,心藏神而肝主疏泄。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情志的调节两方面。

心主行血,为一身血液循行之枢纽,肝贮藏血液并调节血量,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心藏神而主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情志,心肝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

(四)心与肾

心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的生理关系,主要从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和君相安位来阐发,强调维持心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神的动态平衡。

水火既济:心位居上,心火(阳)必须下降于肾而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于下,肾水(阴)必须上济心阴,制约心阳,使心火不亢。心与肾之间的这种水火升降、互济互制,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

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为气、神之源;神能控精驭气,为精气之主。故积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

君相相安: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命火)。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君相安位,则心肾上下交济,心阳、肾阳旺盛而正常。

(五)肺与脾

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肺主呼吸,吸入自然界清气。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微,并进而化为谷气。清气与谷气在肺中汇为宗气。宗气与元气再合为一身之气。故一身之气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宗气的生成。人体的水液,由脾气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而布散周身,并下输肾和膀胱。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

(六)肺与肝

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肝气以升发为宜,肺气以肃降为顺。肝升肺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升降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七)肺与肾

肺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相互资生等方面。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肾主水液代谢,为主水之脏。肺肾之气协同作用,保证其体内津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肺主气而司呼吸,肾藏精而主纳气。在人体的呼吸运动中,肺气肃降,有利于肾的纳气,以维持呼吸的深度。肾精、肾气充足,摄纳有权,亦有利于肺气的肃降。故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此外,肺肾阴阳,相互滋生,亦有重要意义。

(八)肝与脾

肝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饮食物消化过程中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和血液运行中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脾胃升降,并疏利胆汁,泄于肠道,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与转输。脾气健旺,气血生化有源,肝体得以濡养,亦有利于肝气疏泄功能的发挥。肝藏血,调节血量,脾能生血,并统摄血液。肝脾相互协作,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

(九)肝与肾

肝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及肝肾阴阳相互滋生和制约等方面。

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和充养。且相互资生,故日同源而互化。

藏泄互用: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两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疏泄与封藏,相反而相成,以调节女子的月经来潮、排卵和男子的适时排精。

肝肾阴阳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以使肝阳不亢。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以防肝脉寒滞。两脏阴阳互制互用,以维持肝肾之间的协调平衡。

(十)脾与肾

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先天之精,是生命之本原,为先天之本。先天温养激发后天,后天补充培育先天,则脾肾健旺充盛,身体方能健康。脾运化水液,须赖肾气的蒸化及肾阳的温煦;肾主水液代谢,又赖脾气及脾阳的协助和制约(即后天养先天和“土能制水”)。脾肾两脏,相互协同调节,共同主司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

我来评论

已有0人参与 点击查看
注册
欢迎你,jessfgs [个人中心] [咨询医生] 退出

    网站简介 | 媒体报道 | 网络营销 | 产品中心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健康导航 | 问题反馈
    Copyright © 2000-2024 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版权所有